威科夫的行为测试模式
价格行为及其带来的测试,这个概念是威科夫方法的一个基石。
当价格出现上升阶段或下降阶段时,往往价格背后就隐藏着汹涌的力量。在整个上升阶段,买进力量超过了可供出售的股票,就是这种供求的不平衡才使得价格上涨。上升趋势以买盘高潮结束,对于买盘高潮而言,它就是一个行为,那么这样的行为必须被测试。
行为和测试一直会在任何市场、任意时间框架中发生。对于我们的学员而言,我们一直要求大家学会去判断这种过程,当然,我个人更倾向于将行为与测试的过程形容为三阶段:即行为、反应和测试。本文为了遵照传统,我们就只讨论行为测试的模式,但是我们确实也在实战中发现,三阶段的模式似乎更能够帮助我们理解市场行为中发生的故事。
我们在之前的公开课已经涉及到了这种现象的很多案例,我们也相信,如果能够判断好行为测试模式,这将很好地帮助威科夫交易者走上精通交易之路。
这里要注意的是,测试可以是成功的,也可以是失败的。测试的质量和有效性对于判断价格是否即将反转非常重要。
在我们判断行为(比如说BC )是否使趋势耗尽时,测试能够告诉我们结果。或者打个比方来说,如果行为是犯罪现场的话,那么测试就是重返犯罪现场。
对于下跌趋势而言也是一样,一段剧烈的下降趋势后形成卖盘高潮,这会导致供应的耗尽,或者说供应会短暂地耗尽。那么此时就只需要较少量的买盘就能够快速推升价格,自动反弹就是这么一段陡峭但短暂的反弹,这表明买家的出现打破了平衡。在这之后,其跟随着的测试就显得非常重要,如果测试失败,下跌趋势将继续。另外,在SC位置、SC 之下或 SC 之上都可以发生成功的测试。同时需要补充的是,实际上测试的过程在整个吸筹中都一直在发生,而不应该只将ST看作是测试。
关于TR持续时间的判断,行为测试模式也是一个重要的工具。之前的趋势其规模越大,在反转前就可能需要越多的测试,而且测试是完全可以被观测的:大多数供应是否耗尽了?
在明确一段新趋势之前,交易者可以在任意的时间框架里寻找之前趋势耗尽并将反转的证明,即寻找测试的形式。当然这要求交易者能够尽可能多地找到充分的逻辑链条来证明结束行为正在进行中。
行为阶段的特征是高波动性、宽价差和高成交量。相对而言,成功的测试则有着缩小的价差、更低的波动率和缩减的成交量,所有这些特征就表明着之前趋势的耗尽。这些概念实际上被贯穿于威科夫方法的供求分析的始终。
我们之所以特别撰写这么一篇短文,是希望威科夫交易者们能够将更多的注意力放在这些交易概念的细微差别上,掌握这一威科夫方法的基石将对交易的很多方面都有益处。
文章评论 8 条
郭老师好,我提个问题。按照文章里的行为测试分成3个阶段,行为-反应-测试。这个反应在有些行为之后可以明确的看到,比如bc之后的回调是反应,再次上涨到前高是测试。但是在sos之后的回调应该是算测试了吧,这时在图上是看不到反应了。如果我理解是正确的,那在您的视频里说的那个关于sos的好像是错误的。因为您在视频里说的sos之后的回调是反应,过sos顶是测试。我凌乱了。麻烦看到回复一下。谢谢郭老师。
第一种理解,BU可以是SOS的反应,接下来对BU的突破是一次对SOS失败的测试。
第二种理解,BU是测试TR阻力有没有转化为支撑。
所以,两种理解都没问题,只是测试的行为或者说测试的位置不同。
郭老师好,我提个问题,在文章里说到行为与测试过程分3个阶段,行为-反应-测试。这3个阶段在有些行为测试里可以明显的看到,比如bc行为之后的回调是反应,再次冲顶是测试。但是sos的行为测试中却看不到反应。soso之后的回调就应该是测试了吧。如果我的理解正确,那您在公开课里关于sos的这个行为测试就是错误的吧。您在视频里说sos之后的回撤是反应,再次上涨到sos顶部是测试。凌乱了。期待回复。谢谢!
郭睿老师你好!我想请教你一个问题,就是判断一根k线的供应是否被吸收我们通常应该根据什么标准来评判?对于一根K线或是一个波段的供应,它是否被吸收掉,我们的依据是不是根据努力与结果这条法则来评判?或是根据它反弹的幅度来评判?谢谢你了郭老师!
你好,总体是应该依据努力与结果来判断的。
由于这个问题比较笼统,所以不是太好回答。
当我看到一根K线出现供应以后,我会观察其供应的持续性,再观察需求给出的反应,然后再看看测试的状况。
在上述观察过程中,会牵涉到努力和结果的判断。
请问老师,您在回复中提到的BU是什么?
威科夫方法中的术语,回测小溪。
具体指的是突破横盘区间后,市场回落去测试原横盘区间的阻力,看看它有没有转换为支撑。
谢谢老师!那么它就是针对JOC而言的。也属于二次测试的一种。